【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:“合作共赢、职责共担”,构建“双元三共多主体”现代学徒制实施路径】
多年以来,铜山中专与本地优质企业反复探索校企合作新思路,真正找到企业的“兴奋点”“痛点”,努力推动产教融合。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,延伸办学空间,采取订单班、冠名班等形式,为企业培养人才。制定出台《现代产业导师特聘岗位管理办法》,聘请了徐工集团、淮海新能源公司的“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”为“企业导师”,邀请他们每月进校授课、开设讲座,成为学生迈向“大国工匠”之路的引路人。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车间实现教学和生产无缝对接,真正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的对接,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,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,进一步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,推动了“课堂革命”。
以机电专业部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为例,该专业主动对接区域装备制造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要,面向徐工消防、淮海新能源、云意电气等重点企业与行业的岗位领域,明确了专业建设总体目标任务,按照“合作共赢、职责共担”的原则,校企双方共同实施“双涡轮星级”两期学徒工培养模式,构建出“双元三共多主体”现代学徒制实施路径,实现学校与企业、专业与产业、基地与车间、学生与员工、教师与师傅、教学与岗位“六个对接”,精准培养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,有力地促进了地方产业经济发展。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,毕业生得到企业认可,实现高薪就业,书写了出彩人生。
铜山中专始终秉承刀刃向内的观念,坚持先予后取多予少取。打造校企合作发展共同体。以党建为引领,加强校企了解。调整姿态重塑接口,坚持企业需要学校服务。打造校企合作发展共同体,既要有理念还要有行动。学生到企业顶岗锻炼,开展职业生涯规划,实现终身发展,坚定“大国工匠”信念。“技术技能人才——能工巧匠——大国工匠”是具有我国特色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路径。铜山中专的毕业生怀揣“大国工匠”的梦想,这梦想既是个人的梦,也是企业的梦,更是国家的梦。
图1:铜山中专现代产业导师聘任仪式
图2:铜山中专有效提升校企双导师队伍建设
图3:企业奖学金发放仪式
图4: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工学交替